圖片來源:廖祐瑲
心理學家榮格(Carl Gustar Jung )說:「性格決定命運。」對年近50歲的阮慕驊來說,這不僅是他最喜歡的一句話,也是他10年來改變自我命運的寫照。
現今的他,不僅是3本暢銷財經書的作者,主持《財經晚點名》、《世界一把抓》2個廣播節目,電視上也經常看到他為觀眾分析經濟趨勢,長年建立的財經專業形象則讓他成為知名眼鏡公司代言人。
轉變的起點,發生在10年前。2003年,阮慕驊離開工作10多年的中央通訊社,揮別上班族身分,準備以財經專家經營自我品牌,希望更快累積財富。
他回憶,雖然當時在中央社已擔任證券組組長,在同梯中升職最快。但每天努力跑新聞,薪水增幅卻有限,和太太兩人月薪合計不到10萬元,扣除家用開銷,幾乎只能打平;想奢侈點慰勞自己,只有在發年終獎金的時候。
不脫離負循環,一生就定案了
問他哪來的勇氣在中年離開穩定的職場?他開玩笑表示,兩個小孩當時分別8歲、6歲,「正是教育支出大增,準備花大錢的時候。」但隨即說道:「不改變,在職場成就無法超越前輩;不改變,財富無法突破;不改變,一輩子就這麼定案了。」
別人眼中的冒險背後,他對風險其實有一番考量。阮慕驊和太太商量好,預先存進一年的家庭生活費(通常為半年),給自己一年時間嘗試。
隔年,契機出現,他的第一本書《拼現金,阮慕驊給你投資訣竅》成為暢銷書,當年版稅大約等於一年年薪,等於為他再多爭取一年緩衝期。當時他想:「萬一沒混出名堂,就趕快再寫下一本。」不過,隨著書打開銷路,讓他知名度大開,往後的節目主持與通告邀約不斷。
「中年人最怕因為上有高堂、下有子女的經濟壓力,掉進退縮、渾渾噩噩的負向循環,」阮慕驊說。在物價、房價漲幅超過加薪的時代,反而要更勇於改變,才能掙脫不利環境。他以電影《阿甘正傳》比喻:人生就像巧克力,你不勇敢咬下去,永遠不知道吃到哪種口味。
如今,阮慕驊把財富、投資、興趣、工作這些巧妙地串連在一起。因為興趣,讓他願意每天研究財經資訊、產業脈動,經過整理消化後,變為節目上侃侃而談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投資邏輯,家中的帳務也由他管理。
看透雙速經濟,加大投資部位
「金融海嘯後,我就看穿世界『雙速經濟』的本質,」他解釋。全球經濟的生產端被3C產品拖住,進入長期通貨緊縮、商品愈晚買愈便宜的模式;資源端卻在通貨膨脹,包括房地產、原物料都愈走愈高。
這個方向短期很難改變,對工作和生產端相接的薪水族十分不利,所以一定要將投資和資源端連結,創造第二收入。
有了這個體悟,2008年後,阮慕驊開始加大投資部位,尤其是房地產。他以兩種收入解釋,「工作收入」是被動(有做才有)與階段性(退休之後就沒有)的收入;「投資收入」則是主動(錢會自己滾錢)與永續性(例如只要房子不賣掉,可一直有房租)的收入。
「致富之道,就是不斷創造所得、不斷投資,」他說,積極尋找用工作收入觸動投資收入的途徑。
因此,扣掉生活與家庭所需後,阮慕驊一有收入,就想辦法盡快轉成資產。在他的投資部位中,房地產佔6成,除了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附近買房,也到吉隆坡置產;另外4成則為股票、基金與黃金。
此外,在外幣部份,擁有天然資源題材的澳幣與南非幣,過去半年多來已大幅修正,他看好今年下半年是不錯的買點,預計2015年會再回到升值趨勢上。
靠著這幾年的投資布局,阮慕驊在2010年,成功晉身財富自由(理財收入大於生活支出)的行列。現在工作之於他,則是理解與分享「經濟如何運作」的成就感來源。
年近40歲那一次改變職涯的勇氣,反而為他往後10年創造了始料未及的財富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6436&page=1
轉變的起點,發生在10年前。2003年,阮慕驊離開工作10多年的中央通訊社,揮別上班族身分,準備以財經專家經營自我品牌,希望更快累積財富。
他回憶,雖然當時在中央社已擔任證券組組長,在同梯中升職最快。但每天努力跑新聞,薪水增幅卻有限,和太太兩人月薪合計不到10萬元,扣除家用開銷,幾乎只能打平;想奢侈點慰勞自己,只有在發年終獎金的時候。
不脫離負循環,一生就定案了
問他哪來的勇氣在中年離開穩定的職場?他開玩笑表示,兩個小孩當時分別8歲、6歲,「正是教育支出大增,準備花大錢的時候。」但隨即說道:「不改變,在職場成就無法超越前輩;不改變,財富無法突破;不改變,一輩子就這麼定案了。」
別人眼中的冒險背後,他對風險其實有一番考量。阮慕驊和太太商量好,預先存進一年的家庭生活費(通常為半年),給自己一年時間嘗試。
隔年,契機出現,他的第一本書《拼現金,阮慕驊給你投資訣竅》成為暢銷書,當年版稅大約等於一年年薪,等於為他再多爭取一年緩衝期。當時他想:「萬一沒混出名堂,就趕快再寫下一本。」不過,隨著書打開銷路,讓他知名度大開,往後的節目主持與通告邀約不斷。
「中年人最怕因為上有高堂、下有子女的經濟壓力,掉進退縮、渾渾噩噩的負向循環,」阮慕驊說。在物價、房價漲幅超過加薪的時代,反而要更勇於改變,才能掙脫不利環境。他以電影《阿甘正傳》比喻:人生就像巧克力,你不勇敢咬下去,永遠不知道吃到哪種口味。
如今,阮慕驊把財富、投資、興趣、工作這些巧妙地串連在一起。因為興趣,讓他願意每天研究財經資訊、產業脈動,經過整理消化後,變為節目上侃侃而談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投資邏輯,家中的帳務也由他管理。
看透雙速經濟,加大投資部位
「金融海嘯後,我就看穿世界『雙速經濟』的本質,」他解釋。全球經濟的生產端被3C產品拖住,進入長期通貨緊縮、商品愈晚買愈便宜的模式;資源端卻在通貨膨脹,包括房地產、原物料都愈走愈高。
這個方向短期很難改變,對工作和生產端相接的薪水族十分不利,所以一定要將投資和資源端連結,創造第二收入。
有了這個體悟,2008年後,阮慕驊開始加大投資部位,尤其是房地產。他以兩種收入解釋,「工作收入」是被動(有做才有)與階段性(退休之後就沒有)的收入;「投資收入」則是主動(錢會自己滾錢)與永續性(例如只要房子不賣掉,可一直有房租)的收入。
「致富之道,就是不斷創造所得、不斷投資,」他說,積極尋找用工作收入觸動投資收入的途徑。
因此,扣掉生活與家庭所需後,阮慕驊一有收入,就想辦法盡快轉成資產。在他的投資部位中,房地產佔6成,除了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附近買房,也到吉隆坡置產;另外4成則為股票、基金與黃金。
此外,在外幣部份,擁有天然資源題材的澳幣與南非幣,過去半年多來已大幅修正,他看好今年下半年是不錯的買點,預計2015年會再回到升值趨勢上。
靠著這幾年的投資布局,阮慕驊在2010年,成功晉身財富自由(理財收入大於生活支出)的行列。現在工作之於他,則是理解與分享「經濟如何運作」的成就感來源。
年近40歲那一次改變職涯的勇氣,反而為他往後10年創造了始料未及的財富。
文章來源: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56436&page=1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